联系我们
地址: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油松路106号C栋
邮编:518109
电话: 86-755-21056773
手机: +86-18100285870,+86-18211426064
邮箱:info@jh-eseck.com
2024年,消费电子行业似乎迎来了复苏,智能手机和PC市场皆突破多年的低迷。根据Canalys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.2亿台,同比增长7%;PC市场也实现了3.8%的增长。被盛赞为AI硬件元年的今年,众多厂商将AI作为核心卖点,推出多款新品。苹果在WWDC大会上发布了Apple Intelligence,计划通过内置的大语言模型,将AI功能融入iOS生态中。苹果的iPhone 16系列作为首款搭载AI技术的旗舰手机发布后,OPPO、vivo、小米、荣耀等品牌随之推出同种类型的产品,争相推动AI消费品的热潮。
然而,消费电子的复苏与AI的关系却显得复杂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需求较强的新兴市场入门机型,而这些设备通常未搭载厂商期待的AI功能。券商分析指出,智能手机复苏更多是中低端产品的改造与渠道建设,而非AI驱动的高端换机潮。PC市场同样面临类似境况,尽管真AIPC非常关注,但销量效果并不理想,AI相关新品如智能音箱和可穿戴设备的表现亦不佳。
实际上,消费电子行业的AI战略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尝试。自2022年行业低迷起,厂商急需新卖点来促使消费者更换设备。AI的热潮为他们提供了一线希望,然而,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令人堪忧。市场调研显示,虽然32%的消费者了解AI智能手机,但愿意为之支付溢价的仅有19%。高溢价和替代方案使得花了钱的人AI产品的认知显得模糊。
尽管AI消费电子在长期资金市场上反响热烈,特别是苹果发布后,相关板块估值明显提升,但怎样将投资者热情转化为消费市场的实际的需求,仍是摆在厂商面前的难题。
目前,参与者在端侧大模型应用和智能体开发上已有所进展,但这些进步未能根本改善花了钱的人AI价值的理解。在这一初步阶段,消费者更倾向于下载AI应用,而不是购买AI设备。尽管面临挑战,AI在数据隐私保护等领域的优势逐渐显现。随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,AI有望为消费电子行业创造更多机遇。然而,厂商需深入了解消费者心理,从而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,以迎接可能到来的更大市场挑战。未来,消费电子行业如何平衡高成本和消费的人需求,将是各大厂商的首要目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